由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主办的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第10期至11月29−30日开课,学习班报名截止11月22日。本期课程聚焦“神经松动”、“前庭康复”,并新增疑难病例讨论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全国康复从业者打造前沿技术交流平台。
学习班课程内容
结构治疗是一种基于功能与结构相互依存关系,并秉持同源同治理念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其核心本质聚焦于结构归位、应力调整以及神经功能重构三个关键维度,通过对机体组织结构的系统性干预,激发机体自身修复潜能,以达成疾病自愈的目标。

*温馨提示:为保证学习有一定基础,此图内容需要记忆,新一期新加入学员入学时会要求背诵,背诵不出将失去入学资格!
一、结构治疗的核心维度
(一)结构归位
1. 骨列(B)的关键作用
骨列构成人体的基本框架,在静态时为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提供附着基础,保障身体形态稳定,为各系统营造平衡的力学环境;动态时则是力量传导的核心路径与支撑关键。例如,中轴骨正常排列能确保身体力学传导稳定。然而,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良坐姿)及外力撞击等因素,可致骨列出现侧弯、错位等异常,破坏身体结构稳定性并压迫周边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专业的骨排列恢复技术能够精准纠正这些畸变,恢复骨列正常排列与力学特性,为身体各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筑牢结构根基。
2. 连接组织列(C)的协同功能
连接组织列围绕骨列构建起人体结构网络。以筋膜为例,虽无骨列刚性,但作为柔性纽带串联全身组织器官。当筋膜紧张或粘连时,即便骨列稳定,也会阻碍力量传导,影响血液循环。如胸腰筋膜异常会波及背部血液循环乃至心脏供血;横膈膜筋膜状态则与呼吸运动及静脉血回流心脏密切相关。通过淋巴调节、筋膜松解按摩、内脏调整等连接组织调整技术,可恢复连接组织的正常功能状态,促进其与骨列及其他系统的协同运作。
(二)应力调整
应力平衡矫正技术在结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常情况下,各结构列应力平衡以维持身体机能顺畅运行,但不良姿势、外力冲击、精神压力等因素可打破平衡,引发应力异常。在骨列方面,异常应力改变受力分布,影响自身稳定性及周边软组织;连接组织列中,筋膜粘连挛缩会致应力升高,阻碍组织间物质运输、神经信号传导与力量传递;神经列受压、损伤或炎症时,应力改变会干扰神经冲动传导与对靶器官的调控功能。
该技术通过特定手段干预应力异常。对软组织采用先松解粘连挛缩部位(如筋膜松解术),再进行拉伸引导的方法,依据软组织自身弹性和自我回正趋势,辅助其恢复正常应力状态,并借助组织弹性回缩特性,通过引导特定运动或姿势调整,激发自我律动,促进应力均匀分布与释放,优化组织弹性恢复能力。针对骨列运用关节松动术、整脊疗法中的应力调整手法,针对神经列采用神经减压术、神经滑动技术等,分别恢复骨列和神经列的应力平衡,保障其正常力学传导与神经冲动传导功能。
(三)神经功能重构
神经序列调整技术专注于神经整体序列调整,涵盖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运用颅神经调控、皮神经调控、运动控制训练、植物神经调控等多种方式,结合对神经传导通路的精准评估与干预手段,对神经功能进行重构。例如,颅神经调控优化大脑指挥效能,皮神经调控改善皮肤感觉神经功能,运动控制训练强化神经对肌肉运动支配,植物神经调控恢复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稳定,从而重新构建神经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精准调控机制,促进神经系统与骨列、连接组织列之间的协同运作,维持整体身体机能平衡稳定。
二、结构治疗的技术与方法体系整合
结构治疗整合多领域技术方法形成完整体系:
- 骨排列恢复技术:
针对不同部位骨列结构,如颈椎、胸椎、腰骶尾椎等,通过微调、复位等操作纠正畸变,恢复正常力学传导特性,保障身体整体结构稳定。
- 连接组织调整技术:
包括淋巴调节技术、筋膜调整技术、内脏调整技术等,改善连接组织功能状态,促进组织间协同与力传导,减轻水肿与压力,恢复弹性与柔韧性。
- 神经序列调整技术:
运用多种调控与训练方式,精准评估与干预神经传导通路,调整神经序列,实现神经功能重构,协调神经系统与其他结构列关系。
- 应力平衡矫正技术:
以软组织拉伸引导、骨列与神经列应力调整等手段,恢复各结构列应力平衡,利用组织弹性回缩与自我律动提升修复能力。
在实际治疗中,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结构特点与功能障碍状况,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全面系统地调整机体结构与功能,激发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疾病有效治疗与身体功能恢复提升。
神经松动
神经松动是聚焦神经系统健康与功能的重要技术。其核心在于运用科学评估方法精准定位神经状态,借助多样的手法松动技术,像滑动松动与张力松动等,有效缓解神经受限状况。通过神经动态测试,全面掌握神经的活动度与张力情况,进而以此为依据实施针对性干预。此技术涵盖丰富的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内容,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逻辑与要点。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等多领域,神经松动技术都能显著改善因神经问题导致的身体疼痛与功能障碍,有力地恢复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升个体整体运动表现以及健康水平,是维护神经系统良好状态的关键手段之一。

前庭康复
前庭康复课程致力于全面提升前庭相关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课程不仅深入回顾前庭的解剖生理学基础,详细了解前庭各项检查与测试,充分探讨前庭康复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应用,还特别引入脑神经科学内容,强调姿势控制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姿势控制与前庭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康复计划的制定不再局限于前庭本身。课程将详细介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等常见病症,并着重讨论如何依据综合因素,针对性地制定更为合理、全面且有效的康复计划,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新增疑难病例讨论环节
本环节聚焦康复疑难病例,以结构治疗思路为核心,拆解功能障碍的躯体—内脏层级结构,分析疑难问题与内脏功能关联的根源,探讨如何重建合理生物力学、神经控制及内脏调节,为复杂康复难题提供精准干预方向。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病例征集专用表单,填写病例信息并上传。

(非报名通道,仅收集病例)
1.征集截止日期
与学习班报名截止日期一致,即2025年11月22日。逾期提交的病例将无法参与本期讨论。
2.病例筛选标准
病例摘要:需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匿名处理)、主诉、现病史、既往治疗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当前功能障碍评估(如疼痛 VAS 评分、关节活动度等)。
治疗记录:需详细描述已采取的康复措施(如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及其疗效反馈,重点标注疗效停滞或反复的关键点。
影像资料:建议上传X光、MRI等影像学报告(可隐去患者姓名),以辅助专家评估结构异常。
3.筛选结果通知
入选病例将于11月22—23日通过公众号推送或短信告知,未入选者可继续参与后续课程。
第十期课程信息

01 课程时间
培训时间:2025 年 11 月 29 -30 日
培训地点: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B1会议室
报道时间:2025 年 11 月 29 日 8:00-8:30
02 课程安排

04授课专家介绍



05 报名参与方式
1集赞报名
1. 关注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或抖音账号(任选其一)。
2. 转发指定的公益培训班宣传推文、海报或视频至个人朋友圈、微博或抖音(任选其一),并配上文字:“我要参加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开启康复技术新征程!#康复技术 #精英学习 #结构康复”,并在规定时间内集满 60个赞。
2.登记信息填写
符合上述报名条件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登记信息,并将抖音转发截图、朋友圈集赞截图或推荐报名表上传。报名日期截止到2025年11月22日,未填写者将视为弃权。如有疑问或特殊情况,可联系谭同才主任、李爱川院长。

(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登记信息)
3.资格审查
1. 医院组织专家评审小组,成员包括康复科专家、教育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的资深医师。评审小组在收到报名信息后的 7 个工作日内,对报名者的资格进行审核。
2. 对于集赞报名者,审核集赞数量是否达标以及转发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4.结果通知
1. 审核通过的报名者在开班前5个工作日内,会有工作人员添加好友并拉入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群内,未入群者则视为未通过审核,可继续关注学习班后续课程,进行报名参与。
2. 课程培训的详细安排(当月培训时间、课程大纲、授课专家等)以及入班须知等信息届时会在群内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