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康复科是集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康复,以及老年性残障群体的康复训练于一体的特色科室。拥有一支由康复医师、骨科医师、心内科医师、中医师,康复治疗师及康复护士组成的专业康复团队,并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提倡早期康复干预开展老年内科常见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慢阻肺、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科室以“恢复老年病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为服务宗旨,以优秀的医疗、康复及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赢得了广大老年病患者的信赖,科室全体工作人员愿继续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的医疗康复服务。

特色技术

目前主要运用现代康复疗法、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进行康复治疗。

一、运动疗法

主要以运动及下肢功能训练为主,目的在于改善运动功能,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改善患者已经减弱的器官功能,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主要技术有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治疗等。

二、作业疗法

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恢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达到最大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存质量。主要包括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认知训练等。

1.数字OT训练系统:为患者提供数字化高级脑功评估入口,自动分析,生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系统定制训练任务。通过多点触摸技术精确记录、评估患者上肢末端运动范围,全程跟踪康复过程,通过多感官的上肢运动和互动训练,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2.手功能综合康复系统:拥有丰富的游戏界面,患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改善认知和操作能力,实现档案管理、评估和训练功能。

3.上肢智能力反馈康复机器人:基于力反馈等核心技术,精确模拟出各种实际生活中的力学场景,为上肢功能障碍者提供多样有效的目标导向性训练,内设有等速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四大训练模式可全面涵盖脑卒中患者各恢复期的上肢康复需求,同时自定义化的训练轨迹设置,使功能康复动作更具针对性,通过进阶的主动参与训练刺激大脑功能重组,重塑上肢功能。

三、语言疗法

开展的诊疗项目有:失语症评估与治疗、构音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等,同时也为上述患者提供康复教育、咨询和专业指导。拥有多种先进的进口检测治疗仪器,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下语言障碍诊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等。强调功能导向性个体化训练,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帮助患者改善言语-语言功能,恢复正常吞咽功能。

四、物理因子治疗

1.超短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肺的呼吸功能,消炎、镇痛、解痉。

2.超声波:改善组织营养,镇痛,软化瘢痕,杀菌。适应症: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脑卒中,坐骨神经痛等等。

3.气压:提高组织液静水压,压迫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增加纤溶系统活性。适应症:肢体创伤后水肿,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截肢后残端肿胀,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对长期卧床或手术被动体位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CPM)、电动起立床、情景互动、红外线、超声药物导入、慢性小脑电刺激等治疗仪器在临床康复中使用。

五、传统康复疗法

针灸:针刺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适应症,针灸对于神经、肌肉、骨骼疾病有明确疗效。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疗法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辩证施治予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临床副作用小,对神经及肌肉损伤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诊疗范围

康复诊疗范围:

1、开展老年疾病全面系统康复: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康复目标的制定和康复训练等内容。

2、各种原因导致的老年障碍:如脑损伤、脑梗死、脑出血所致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造成的认知和运动障碍等,骨质疏松症、颈腰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疼痛及行走困难等老年疾病。

3、老年疾病的各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失禁、痉挛、挛缩、压疮、异位骨化、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医疗团队